本文目錄一覽:
汽輪機本體有哪些主要部件組成?汽輪機主要輔助設備有哪些?
汽輪機本體由轉動部分和靜止部分兩個方面組成;轉子包括主軸、葉輪、動葉片和聯軸器等;靜子包括進汽部分、汽 缸、隔板和靜葉柵、汽封及軸承等。
汽輪機設備除了本體、保護調節及供油設備外,還有許多重要的輔助設備。主要有凝汽器、回熱加熱設備、除氧器等。
汽輪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成為機械功的旋轉式動力機械。又稱蒸汽透平。主要用作發電用的原動機,也可直接驅動各種泵、風機、壓縮機和船舶螺旋槳等。還可以利用汽輪機的排汽或中間抽汽滿足生產和生活上的供熱需要 。
汽輪機是能將蒸汽熱能轉化為機械功的外燃回轉式機械,來自鍋爐的蒸汽進入汽輪機后,依次經過一 系列環形配置的噴嘴和動葉,將蒸汽的熱能轉化為汽輪機轉子旋轉的機械能。蒸汽在汽輪機中,以不同方式進行能量轉換,便構成了不同工作原理的汽輪機。
汽缸
汽缸是汽輪機的外殼,其作用是將汽輪機的通流部分與大氣隔開,形成封閉的汽室,保證蒸汽在汽輪機內部完成能量的轉換過程,汽缸內安裝著噴嘴室、隔板、隔板套等零部件;汽缸外連接著進汽、排汽、抽汽等管道。
汽缸的高、中壓段一般采用合金鋼或碳鋼鑄造結構,低壓段可根據容量和結構要求,采用鑄造結構或由簡單鑄件、型鋼及鋼板焊接的焊接結構。
高壓缸有單層缸和雙層缸兩種形式。單層缸多用于中低參數的汽輪機。雙層缸適用于參數相對較高的汽輪機。分為高壓內缸和高壓外缸。高壓內缸由水平中分面分開,形成上、下缸,內缸支承在外缸的水平中分面上。高壓外缸由前后共四個貓爪支撐在前軸承箱上。貓爪由下缸一起鑄出,位于下缸的上部,這樣使支承點保持在水平中心線上。
中壓缸由中壓內缸和中壓外缸組成。中壓內缸在水平中分面上分開,形成上下汽缸,內缸支承在外缸的水平中分面上,采用在外缸上加工出來的一外凸臺和在內缸上的一個環形槽相互配合,保持內缸在軸向的位置。中壓外缸由水平中分面分開,形成上下汽缸。中壓外缸也以前后兩對貓爪分別支撐在中軸承箱和1號低壓缸的前軸承箱上。
低壓缸為反向分流式,每個低壓缸一個外缸和兩個內缸組成,全部由板件焊接而成。汽缸的上半和下半均在垂直方向被分為三個部分,但在安裝時,上缸垂直結合面已用螺栓連成一體,因此汽缸上半可作為一個零件起吊。低壓外缸由裙式臺板支承,此臺板與汽缸下半制成一體,并沿汽缸下半向兩端延伸。低壓內缸支承在外缸上。每塊裙式臺板分別安裝在被灌漿固定在基礎上的基礎臺板上。低壓缸的位置由裙式臺板和基礎臺板之間的滑銷固定。
轉子
轉子是由合金鋼鍛件整體加工出來的。在高壓轉子調速器端用剛性聯軸器與一根長軸連接,此節上軸上裝
有主油泵和超速跳閘機構。
所有轉子都被精加工,并且在裝配上所有的葉片后,進行全速轉動試驗和精確動平衡。
套裝轉子:葉輪、軸封套、聯軸節等部件都是分別加工后,熱套在階梯型主軸上的。各部件與主軸之間采用過盈配合,以防止葉輪等因離心力及溫差作用引起松動,并用鍵傳遞力矩。中低壓汽輪機的轉子和高壓汽輪機的低壓轉子常采用套裝結構。套裝轉子在高溫下,葉輪與主軸易發生松動。所以不宜作為高溫汽輪機的高壓轉子。
整鍛轉子:葉輪、軸封套、聯軸節等部件與主軸是由一整鍛件削而成,無熱套部分,這解決了高溫下葉輪與軸連接容易松動的問題。這種轉子常用于大型汽輪機的高、中壓轉子。結構緊湊,對啟動和變工況適應性強,宜于高溫下運行,轉子剛性好,但是鍛件大,加工工藝要求高,加工周期長,大鍛件質量難以保證。
焊接轉子:汽輪機低壓轉子質量大,承受的離心力大,采用套裝轉子時葉輪內孔在運行時將發生較大的彈性形變,因而需要設計較大的裝配過盈量,但這會引起很大的裝配應力,若采用整鍛轉子,質量難以保證,所以采用分段鍛造,焊接組合的焊接轉子。它主要由若干個葉輪與端軸拼合焊接而成。焊接轉子質量輕,鍛件小,結構緊湊,承載能力高,與尺寸相同、有中心孔的整鍛轉子相比,焊接轉子強度高、剛性好,質量輕,但對焊接性能要求高,這種轉子的應用受焊接工藝及檢驗方法和材料種類的限制。
組合轉子:由整鍛結構套裝結構組合而成,兼有兩種轉子的優點。
聯軸器
聯軸器用來連接汽輪機各個轉子以及發電機轉子,并將汽輪機的扭矩傳給發電機。現代汽輪機常用的聯軸器常用三種形式:剛性聯軸器,半撓性聯軸器和撓性聯軸器。
剛性聯軸器:
這種聯軸器結構簡單,尺寸小;工作不需要潤滑,沒有噪聲;但是傳遞振動和軸向位移,對中性要求高。
半撓性聯軸器
右側聯軸器與主軸鍛成一體,而左側聯軸器用熱套加雙鍵套裝在相對的軸端上。兩對輪之間用波形半撓性套筒連接起來,并以配合兩螺栓堅固。波形套筒在扭轉方向是剛性的,在變曲方向剛是撓性的。這種聯軸器主要用于汽輪機-發電機之間,補償軸承之間抽真空、溫差、充氫引起的標高差,可減少振動的相互干擾,對中要求低,常用于中等容量機組
撓性聯軸器
撓性聯軸器通常有兩種形式,齒輪式和蛇形彈簧式。這種聯軸器,可以減弱或消除振動的傳遞。對中性要求不高,但是運行過程中需要潤滑,并且制作復雜,成本較高。
靜葉片
隔板用于固定靜葉片,并將汽缸分成若干個汽室。
動葉片
動葉片安裝在轉子葉輪或轉鼓上,接受噴嘴葉柵射出的高速氣流,把蒸汽的動能轉換成機械能,使轉子旋
轉。
汽輪機
葉片一般由葉型、葉根和葉頂三個部分組成。
葉型是葉片的工作部分,相鄰葉片的葉型部分之間構成汽流通道,蒸汽流過時將動能轉換成機械能。按葉型部分橫截面的變化規律,葉片可以分為等截面直葉片、變截面直葉片、扭葉片、彎扭葉片。
等截面直葉片:斷面型線和面積沿葉高是相同的,加工方便,制造成本較低,有利于在部分級實現葉型通用等優點。但是氣動性能差,主要用于短葉片。
彎扭葉片:截面型心的連線連續發生扭轉,可很好地減小長葉片的葉型損失,具有良好的波動特性及強度,但制造工藝復雜,主要用于長葉片。
葉根是將葉片固定在葉輪或轉鼓上的連接部分。它應保證在任何運行條件下的連接牢固,同時力求制造簡單、裝配方便。
T形葉根:加工裝配方便,多用于中長葉片。
菌形葉根:強度高,在大型機上得到廣泛應用。
叉形葉根:加工簡單,裝配方便,強度高,適應性好。
樅樹型葉根:葉根承載能力大,強度適應性好,拆裝方便,但加工復雜,精度要求高,主要用于載荷較大的葉片。
汽輪機的短葉片和中長葉片通常在葉頂用圍帶連在一起,構成葉片組。長葉片剛在葉身中部用拉筋連接成組,或者成自由葉片。
圍帶的作用:增加葉片剛性,改變葉片的自振頻率,以避開共振,從而提高了葉片的振動安全性;減小汽流產生的彎應力;可使葉片構成封閉通道,并可裝置圍帶汽封,減小葉片頂部的漏氣損失。
拉筋:拉筋的作用是增加葉片的剛性,以改善其振動特性。但是拉筋增加了蒸汽流動損失,同時拉筋還會削弱葉片的強度,因此在滿足了葉片振動要求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采用拉筋,有的長葉片就設計成自由葉片。
汽封
轉子和靜體之間的間隙會導致漏汽,這不僅會降低機組效率,還會影響機組安全運行。為了防止蒸汽泄漏和空氣漏入,需要有密封裝置,通常稱為汽封。
汽封按安裝位置的不同,分為通流部分汽封、隔板汽封、軸端汽封。
軸承
軸承是汽輪機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分為徑向支撐軸承和推力軸承兩種類型,它們用來承受轉子的全部重
力并且確定轉子在汽缸中的正確位置。
1.多油楔軸承(三油楔、四油楔):輕載、耗功大,高速小機
2.圓軸承:可承重載,瓦溫高
3.橢圓軸承:可承重載
4.可傾瓦軸承:2、4、5、6瓦塊軸承,穩定性好,承載范圍大,耗油量較大
5.推力軸承:
1)固定瓦塊式:承載能力小,用于小機組
2)可傾瓦塊式:
①密切爾式:瓦塊背面線接觸
②金斯伯里式:瓦塊背面點接觸
6090t10c蛇形簧如何看型號
彈簧型號。6090t10蛇形簧的型號是根據蛇形彈簧聯軸器的型號叫的,例如JS9蛇形彈簧聯軸器上用的彈簧型號就是JS9蛇形彈簧。
蛇形聯軸器運轉時蛇形彈簧向外蹦是怎么回事
聯軸器
的彈簧槽與彈簧不符,應該是裝配時硬砸進去的,所以轉動起來彈簧向外蹦,你可以拿彈簧找廠家重新做一套。
煤礦通風試題誰可以告訴我答案
一、填空題
1.礦井主要通風機有(離心式)和(軸流式)兩大類。
2.礦井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裝置),要求在10 min內改變巷道中風流方向。
3.礦井通風方式是指(進風井和出風井)的布置方式。
4.(相對瓦斯涌出量)是礦井正常生產條件下,平均每日產1 t煤所涌出的瓦斯量,
常用單位為m3/t。
5.礦井通風方法分為抽出式、壓入式、(壓抽混合式)三種。
6.(令)符號代表風門。
7.掘進中的巖巷允許風速最高為(4 m/s)。
8.礦井通風方式是指進風井、出風井的(布置方式)。
9.采煤工作面允許最低風速為(0.25 m/s)。
10.煤與瓦斯突出的次數和強度隨(煤層厚度)增加而增多。
11.井下空氣常用的物理參數有:(空氣密度)、粘性、溫度、濕度和壓力。
12.主要進、回風巷中的允許最高風速為(8 m/s)。
13.礦井通風方式分為中央式、對角式、(分區式)、混合式四種。
14.(自動風門)是借助某種動力開啟和關閉的一種風門。
15.構筑臨時密閉前,(5 m)內支護要完好,無片幫、冒頂,無雜物、積水和淤泥。
16.井下風門按用途分為(截斷風門)、反風門、調節風門。
17.為截斷風流在巷道中設置的隔墻稱(密閉墻)。
18.安裝在地面的,向全礦井、一翼或1個分區供風的通風機是
(主要通風機)。
19.構筑永久風門,風門前后(5 m)內巷道支護良好,無雜物、積水和淤泥。
20.目前我國主要采用長壁式開采,在長壁式開采的采煤工作面進風巷與回風巷的布置有(U、Z、Y及W)等型式。
21.構筑永久風門時,每組風門不少于(2)道。
22.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按體積計算,氧氣濃度不得低于(20%)。
23.溫度每升高(1℃),吸附瓦斯的能力約降低(18%)。
24.瓦斯在煤層中的運移有兩種形式:一是擴散運動;二是(滲透運動)。
25.(地質構造)往往是造成同一礦區瓦斯含量差別的主要原因。
26.專為升降物料的井筒,其最高允許風速為(12 m/s)。
27.中央式通風方式是進風井、回風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的一種布置方式。
28.采煤工作面進風流是指距煤壁及頂、底板各為(200 mm)和以采空區的切頂線為界的采煤工作面空間的風流。
29.支架支護的采煤工作面回風流是指距棚梁和棚腿為(50 mm)的采煤工作面回風巷空間的風流。
30.礦井必須備有礦井通風系統圖和(分層通風系統圖)。
31.采區內的主要通風構筑物有(風橋)、(擋風墻)和(風門)等。
32.在人員和車輛可以通行、風流不能通過的巷道中,至少要建(2)座風門。
33.礦井反風方式有(全礦性反風)、(區域性反風)、(局部反風)三種。
34.礦用風機按其用途,可分為(主要通風機)、(輔助通風機)、(局部通風機)三種。
35.掘進通風方法分為利用礦井總風壓通風和使用(局部通風設備)通風。
36.局部通風機的工作方式有(壓入式)、(抽出式)、(混合式)三種。
37.掘進巷道的混合式通風應采用(“長壓短抽”)的方式。
38.有瓦斯涌出的掘進工作面,抽出式通風筒的吸風口應安設(瓦斯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置)。
二、選擇題
1.采煤工作面風流的劃定,是以距煤壁頂、底兩幫各( A )和以采空區切頂線為界的采煤工作面工作空間的風流。
A.200 mm B.300 mm C.100 mm D.250 mm
2.甲烷報警器和甲烷斷電儀具有( D )功能。
A.指示 B.報警 C.切斷被控電源 D.指示、報警、切斷被控電源
3.采煤工作面采用( B )通風方式時,采空區漏風量大。
A.U型 B.Y型 C.W型 D.U+L
4.進風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風井在兩翼的通風方式稱為( B )。
A.中央式 B.對角式 c.分區式 D.混合式
5.礦井瓦斯等級,是根據礦井( D )劃分的。
A.相對瓦斯涌出量 B.相對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C.絕對瓦斯涌出量 D.相對瓦斯涌出量、絕對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6.采煤工作面、掘進中的煤巷和半煤巖巷,允許最低風速為( B )。
A.1.0 m/s B.O.25 m/s C.0.15 m/s
7.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按體積計算,氧氣濃度不得低于( C )。
A.16% B.18% C.20%
8.凡長度超過( A )而又不通風或通風不良的獨頭巷道,統稱盲巷。
A.6 m B.10 m C.15 m
9.構筑永久性密閉墻體厚度不小于( A )。
A.O.5 m B.0.8 m C.1 m
10.礦井反風時,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應不小于正常風量的( B )。
A.30% B.40% C.50%
11.礦井通風口局部阻力系數為( B )。
A.0.5 B.0.6 C.0.8
12.任一閉合回路中,無通風機時各井巷中的( A )的代數和為零。
A.風壓 B.風速 C.風流
13.壓人式通風的風流有效射程一般可達( B )。
A.5~6 m B.7~8 m C.8~10 m
14.安裝在進風流中的局部通風機距回風口不得小于( B )。
A.5 m B.10 m C.15 m D.20 m
15.《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主要進回風巷最高允許風速為( B )。
A.6 m/s B.8 m/s C.10 m/s D.12 m/s
16.鐵筒式風橋漏風率不大于( A )。
A.20% B.15% C.10% D.5%
17.對于鐵筒式風橋,風速要小于( A )。
A.10 m/s B.8 m/s C.5 m/s D.2 m/s
18.井下氮氣的主要來源是( A )。
A.通風系統 B.老空區 C.呼吸排氣 D.爆破后產生
19.瓦斯在煤層中的賦存狀態有( C )。
A.游離狀態 B.吸附狀態 C.游離狀態和吸附狀態 D.自由運動狀態
20.礦井瓦斯的主要來源有( D )。
A.掘進區 B.回采區 C.已采區 D.A+B+C
21.井下最多可采用( B )局部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面供風。
A.1臺 B.2臺 C.3臺 D.4臺
22.( D )不得采用抽出式通風方式。
A.煤巷掘進工作面 B.有瓦斯涌出巷道的掘進工作面
C.巖巷掘進工作面 D.煤巖、半煤巖和有瓦斯涌出巷道的掘進工作面
23.( A )是與通風方式有關的概念。
A.中央并列式,對角式 B.抽出式,壓人式 C.離心式,軸流式 D.以上都不是
24.設在進風、回風交叉處,而又使進、回風互不混合的設施是( C )。
A.風門 B.密閉 C.風橋D.風障
25.中央并列式通風方式的進風井和回風井間距一般不應小于( B )。
A.20 m B.30 m C.50 m D.80 m
26.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煤層的瓦斯壓力一般在( D )以上。
A.100 kPa B.250 kPa C.400 kPa D.500 kPa
27.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達( A )時具有爆炸性。
A.13%~75% B.13%~65% C.20%~50%
28.《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礦井有害氣體硫化氫允許濃度為( A )。
A.0.000 66% B.0.000 67% C.0.006%
29.《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井下一氧化碳允許濃度為( B )。
A.0.002 5% B.0.002 4% C.0.002 6%
30.《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井下二氧化氮的允許濃度為( C )。
A.0.002 4% B.0.002 3% C.0.000 25%
31.混合式局部通風,抽出式通風筒吸風口與掘進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大于( C )。
A.15 m B.10 m C.5 m D.3 m
三、判斷題
1.在煤礦采掘生產過程中,放出瓦斯的現象稱為礦井瓦斯涌出。
(×)
2.1臺局部通風機不得同時向2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面供風。(√)
3.按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每人每分鐘供給風量不少于4 m3/min。(√)
4.在設有各類支架巷道中,巷道風流是指距支架和巷底各50 mm的巷道空間內的風流。(√)
5.軸流式通風機可采取反轉反風。(√)
6.通風機常用齒輪聯軸器或蛇形彈簧式聯軸器。(×)
7.井下掘進巷道不得采用擴散通風。(√)
8.因為井巷中有阻止空氣流通的反作用力,所以要實行機械通風。(√)
9.有煤與瓦斯突出的采煤工作面,嚴禁采用下行通風。(√)
10.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都必須采取獨立通風系統。(×)
11.溜煤眼不得兼作進風眼。(√)
12.煤巖、半煤巖掘進工作面應采用壓人式,不得采用抽出式通風方式。(√)
13.《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井下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不得超過0.5%。(×)
14.1臺局部通風機最多只能向2個掘進工作面供風。(×)
15.上行通風是指風流在傾斜井巷中向上流動。(√)
16.對二氧化氮中毒者可以用壓胸的人工呼吸法。(×)
17.風門能隔斷巷道風流,確保需風地點的風量要求。(√)
18.井下空氣中二氧化氮的濃度不得超過0.000 25%。(√)
19.對于裝有風電閉鎖裝置的掘進工作面,電氣設備的總開關與局部通風機開關是閉鎖起來的。(√)
20.U型通風系統是煤礦井下采煤工作面常用的一種通風方式。
(√)
21.風門兩側的風壓差越小,需要開啟的力越大。(×)
22.井下火災是井下一氧化碳的主要來源。(√)
23.井下巷道風流中氧氣濃度小于17%時,不準人員入內。(√)
24.礦井通風可以改善井下氣候條件,供給人員呼吸。(√)
25.下行通風是指風流在傾斜巷中向下流動。(√)
26.利用局部通風機產生的風壓對風井進行通風的方法,稱局部通風。(×)
27.局部通風機的吸人風量要小于全風壓的風量。(√)
28.采掘工作面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得低于20%。(√)
29.井下爆炸材料庫,每小時通過的風量不得小于其容積的4倍。(√)
30.井下通風構筑物是主要漏風地點。(√)
31.中央式通風方式,邊遠采區與中央采區風阻相差懸殊。(√)
32.井下爆炸材料庫必須有單獨的新鮮風流,回風風流必須直接引入礦井總回風巷。(√)
33.每一個生產水平和采區都必須布置單獨的回風巷,實行分區通風。(√)
34.主要通風機的附屬風硐內風速要小于15 m/s。(√)
35.防爆門在正常情況下應是半開的,以便在事故發生時發揮作用。(×)
36.礦長應組織有關部門每季度至少檢查3次反風設施。(×)
37.使用3臺局部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面供風,以滿足風量要求。(×)
38.位于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其噪聲不得超過85 dB。
(√)
39.掘進巷道的混合式通風,既可以使用局部通風機通風,又可以使用風障通風。(×)
40.混合式通風時,抽出式通風機啟動后對應的壓人式通風機才能啟動。(×)
四、名詞解釋
1.擴散通風
利用礦井空氣中的自然擴散運動,對局部地點進行通風的方式。
2.自然通風
利用自然風壓對礦井或井巷進行通風的方法。
3.礦井通風系統
指礦井的通風方式、通風方法、通風網絡和通風設施的總稱。包括從進風到回風的全部路線。
4.通風局部阻力
在風流流動過程中,由于井巷邊壁條件的變化,引起風流速度或方向的變化或產生渦流等而引起的阻力。
5.循環風
某一用風地點,部分或全部回風再進入同一進風中的風流。
6.反風
為防止災害擴大和搶救人員的需要,而采取的迅速倒轉風流方向的措施。
五、問答題
1.礦井通風任務是什么?
答:向井下各工作場所連續不斷地輸送適宜的新鮮空氣,保證井下人員呼吸;沖淡并排除從井下煤(巖)層中涌出的或在煤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粉塵和水蒸氣;調節煤礦井下的氣候條件,給井下作業人員創造良好的生產工作環境;保證井下的機械設備、儀器、儀表的正常運行;保障井下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使生產作業人員能夠充分發揮勞動效能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達到高效、安全、健康的目的。
2.礦井反風的目的是什么?
答:礦井反風的目的是:當井下一旦發生火災時,能夠按需要有效地控制風流方向,確保安全撤離和搶救人員,防止火災區擴大,并為滅火和處理火災事故提供條件。
3.壓入式局部通風機的通風方式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答:(1)有瓦斯涌出的掘進巷道;
(2)距離不長的巖巷;
(3)在瓦斯噴出和突出區域的掘進巷道只能采用壓人式通風。
4.抽出式局部通風機的通風方式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答:(1)用于無瓦斯涌出的巷道;
(2)在確保局部通風機防爆性能良好的條件下,可用于有瓦斯涌出的掘進巷道;
(3)使用引射器通風時,宜采用此種通風方式